近年来,我国人均收入逐年上升,但不必讳言收入分配中存在结构性矛盾和不合理之处。
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仍是历史潮流,各国分工合作、互利共赢是长期趋势。中国开放的大门将进一步敞开,同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对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了全面部署。只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贯彻实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就一定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不断取得新胜利。在我国发展所具有的要素禀赋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在一些国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以及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是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新征程上,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危和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要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增强我们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中矛盾错综复杂,必须从系统观念出发加以谋划和解决,全面协调推动各领域工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大央行合计扩张资产负债表近20万亿美元。
低利率,乃至负利率,才能让负债累累的政府继续运转,让企业存活下来,让金融和银行系统不崩溃。这种流动性辅助性的增长,看起来似乎神神秘秘,但实际上很简单,即各国央行从它们的魔术师帽子里掏出来的不是一只只兔子,而是不停地印钞,即拼命地进行量化宽松。无形投资的增加和有形资产投资的下降,也导致很大一部分企业的投资在企业和国民经济统计不出来,从而产生西方发达国家投资过低的表象。尤其是在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和接踵而来的经济衰退之后,西方发达国的无形经济发展放缓,其外溢规模和扩展效应同时下降,从而导致发达国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缓慢,经济增长长期停滞。
1、无纸币社会即将来临? 自中国宋元时期开始,纸币在人类社会历史上已经存在一千多年了。这实际上反映的是在21世纪初以来世界经济正在发生一个新的革命性变化。
但是在萨默斯所说的全球陷入长期停滞的今天,这等于什么都没说,或者说至少不是一个可行的选项。这一格局原因何在?美联储和各国央行创造的货币流向了哪里?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的繁荣为什么没有带来投资的大幅度增长?抑或是大量无形投资没有统计出来或投资下去而没有形成固定资产?另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是,在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后,西方发达国家公司的负债率并不高,现存企业的资产回报率却很高,这又导致现存成功上市企业的股价一直在攀升,金融市场的总市值在膨胀。总体而论,我在本书中给出的答案为‘是(p. 1)。如今,无形资产投资已经颇具规模,这类投资包括与知识产品相关的投资,如软件投资、研发投资、设计投资、艺术原创投资、市场调研投资、培训投资和新型商业流程投资,等等 而在英国,早在21世纪初无形投资就超过了有形资产的投资。
书中既没有严谨理论逻辑推理,也没有多少数据说明,而似乎是在听作者根据他自己对全球经济的观察侃大山,从经济到政治,从历史到文化,从政府到企业,从西方发达国家到中国,想到哪里,侃到那里。要想了解未来五年全球经济如何展开,这本书无疑是必读之书。埃尔-埃里安最后发现,由于政治的失灵,各国的政府仍然无法及时应对各种经济挑战,未能及时对各种风险充分地做出反应:世界等待这种全面响应的时间越久,之前讨论的那10种不同的却逐渐加强的力量就越会对稳定的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造成破坏,并且无以为继。在欧洲,这个问题既存在于国家内部,也出现在国与国之间。
70年代到80年代,在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信用卡和银行借记卡快速普及,随后,在世界上的交易开始大规模地使用信用卡、银行借记卡和电脑互联网和乃至移动网络进行货币支付。哈斯克尔和韦斯特莱克在书中所描述的,实际上只是发达国家的物质资本投资的减少和无形经济的崛起。
20世纪70年代以降,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迅速普及,世界各国的货币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的生产、消费和交往方式,乃至人们对社会财富的追逐行为,都在发生一些潜移默化变化,各国的经济表现也产生了巨大差异。我们研究了投资即企业和政府为打造未来生产能力而投入的资金。
突如其来的全球金融风暴和经济衰退,让世界各国政府几乎全慌了手脚,纷纷推出了救市政策。第一作者乔纳森·哈斯克尔是帝国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第二作者斯蒂安·韦斯特莱克则是英国国家创新基金会的研究员。因为,正如本书中所描述的那样,无论在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在中国,大量大面额的现金钞票都不知道被人们被贮存到什么地方去了,并且不管人们的现实生活中进行实物和劳务消费,如购物、旅游和住宿等,还是在商业支付和国际贸易中,都是通过信用卡、银行卡、智能手机和银行转账支付来完成。在过去,投资主要指的是实体投资或有形投资,如机器投资、车辆投资、建筑物投资。在现代经济中,无形投资(intangible investment)和无形经济(intangibles)无疑已经大量存在。最后他指出:央行和我们自己都需要探索这个世界。
也许只有在中国历史上元帝国末期朝廷及其所属各路钞库狂印纸钞导致千万倍的超级通货膨胀、德国魏玛共和国时期政府因债务货币化而疯狂印钞而导致物上千倍地物价上涨,以及在国民党政府于40年代的战争时期狂发金圆券而导致政权垮台这样的非常时期,货币总量与债务总量的内在联系才有所背离(实际上,在这些人类社会历史上的超级通货膨胀时期,帝国朝廷和战时政府为生存之需狂印纸币来掠夺国民财富,也实际上也是剥夺民众而欠国民的债)。不但如此,还出现了在这本书中所描述的10个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
那又怎样会进行投资来启动新一轮的增长?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的大爆发,又给萨默斯所说的长期停滞雪上加了寒潮和飓风,导致世界经济增速急速下滑,各国的失业率大增。埃尔-埃里安还认为,在我看来,全球经济正在接近一个三岔路口,更精确地说,即英国人所说的T字型路口。
他还举例道,在美国,各种层面的逃税总额加起来超过GDP的3%,而在欧洲大多数国家这个比例可能更高。如果换成各国央行的基础货币总量,更能看出各国央行的魔术师们无中生有地从它们的魔术帽子掏出来的这一只只肥兔会长得多快、变得多大了:1970年,全球央行的基础货币总量(央行资产规模),不到1000亿美元。
令许多人惊讶的是,负利率并没有给当时的金融体系带来压力。1979年中国银行广州分行发行了我国的第一张信用卡。在阅读原文的基础上,笔者把这三本书放在一起读,希望能整合出对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变局的一个大致清晰的理论图景。第四,对机构公信力(institutional credibility)丧失导致了对政治家乃至整个制度(system)信任的侵蚀,民怨爆发,美联储,IMF、欧洲央行、政府乃至伯南克本人都被呼吁要被问责。
第二,许多发达国家失业率仍然很高,如欧洲的失业率曾超过10%(现在仍然很高,2020年欧元区失业率的平均值为8.3%),希腊的失业率超过25%,青年失业率甚至超过50%。肯尼斯·罗格夫对埃尔-埃里安也熟悉,并对这本《城中唯一的游戏》推荐道:被广泛认作为全球经济趋势最敏锐的观察家之一的穆哈默德·埃尔-埃里安,为提出现在人所共知的术语‘新常态概念而著名。
罗格夫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出发,用大量的理论与数据来说明:经济必须摆脱纸币的禁锢。正如他在书中序言中所引用的美国政府前财长、曾任哈佛大学前校长的拉瑞·萨默斯(Larry Summers)所言:在当今世界,靠中央银行的应急措施来作为增长策略的空间已经穷尽。
第二是通过人为降低利率来对债权人征税来补贴债务人。但是,正如比尔·盖茨在短序中所言,虽然这本书令人大开眼界,但并不适合所有人读。
但按照穆哈默德·埃尔-埃里安的看法,在应对这场全球的金融风暴和经济衰退上,实际上只有各国央行在忙乱中自个在干活: 面对眼前的混乱局面以及可能到来的更为严重的后果,各国中央银行从自由放任模式转变为‘不惜一切代价的高度干预模式。19世纪中期以降,英国和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开始实行金本位制的纸币制度,到1929年和1933年大萧条后,美国和英国等国家先后废除了金本位制,世界各国随即进入了没有任何贵金属储备支撑的纯法定纸币制度(fiat money regime)时代。在无形投资尤其是网络知识型经济迅速崛起中,少数生产知识型产品的企业、社交平台、网络媒体公司、搜索引擎平台公司,乃至网略销售平台——像微软、Facebook、亚马逊、 Google,以及中国的腾讯、淘宝、新浪、百度、抖音、拼多多等等——迅速成为为市值过数百亿乃至数千亿美元的大型企业,创办这些企业的企业家也很快变成了世界超级大富豪,而大量小型创投企业则因无效率乃至破产收不回投资。在经历了一个危险阶段之后,作用终于显现了(pp. 48-49)。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民众的用钱和花钱的习惯和习俗问题,即一些民众还是习惯用现金来支付等。正如他们在导言中所言: 事实上,一旦我们考虑到了现代经济中变化着的资本的性质,那么许多疑惑也就迎刃而解了。
尽管如此,罗格夫在该书中还是一开始就问: 对发达国家的政府而言,逐步取消纸币(现金)和硬币,或者只保留硬币即小面额纸币的时代是否已经来临?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涉及到经济、金融、哲学乃至道德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反过来,如果将来消灭了纸币,完全采用央行发出的电子数字货币(CBDC,即,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如在中国已经开始试行的DC/EP,),或完全采用银行的数字转账支付或银行存款账户内的数字形式,那就会失去了货币的匿名性,理论上可以被政府行政部门和执法机构进行监督,乃至进行控制。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2007-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各国央行的毫无节制地增加基础货币,其结果之一是全球金融市场中资产价格的迅速膨胀,而这个问题的另一个面则是全球的负债率和杠杆率的迅速扩张。除了工业用途和贵金属首饰外,黄金在今天主要是作为一种增值、保值和避险的资产。